僜人村的美丽嬗变
僜人,又称僜巴人,是西藏地区人口最少的少数民族族群,分布于西藏林芝察隅县下察隅镇和上察隅镇的3个乡7个行政村。西藏民主改革后,僜人走出深山老林,告别了刀耕火种的原始社会生活。近年来,在西藏昌都军分区某边防团的接力帮扶下,僜人安居乐业,迈上了新时代的发展之路。
留下一支永不走的医疗队
“察隅河水长又长,解放军对咱的恩情永不忘;贡日嘎布山高又高,解放军对咱的恩情比天高……”不久前,“僜人新村”村民代表载歌载舞,将“恩情比天高,恩情永不忘”的锦旗送到该边防团卫生连,感谢他们的深情守护。
西藏和平解放以前,僜人世代居住在山洞里,卫生条件差,缺医少药,人均寿命不足35岁。医疗扶贫是治疗因病致贫返贫“顽疾”的一剂良药。早些年,僜人因沿袭用手抓饭的习惯,经常感染肠道疾病。针对这一情况,该边防团卫生连医护人员定期到牧场巡诊,为大家科普卫生常识。
距该团卫生连60公里的米古村,医疗条件落后。几年前,村民达克龙的妻子分娩时难产,村干部金夏找到连队请求帮忙。卫生连连长李增闻讯后,驱车飞速前往。经诊断,达克龙的妻子因为婴儿脐带绕颈导致难产,如果不及时抢救,母子都会有生命危险。李增和战友随即开始手术,使达克龙的妻子顺利分娩、转危为安。
看到母子平安,村民皆大欢喜,可李增看到村里既没有医疗站也没有医务人员,村民患上急性病只能听天由命,怎么也高兴不起来。回到单位,李增向团里汇报了情况,在察隅县委、县政府和团党委共同努力下,米古村、沙穷、洞穷等僜人村成立了医疗站。同时,卫生连还派出医务骨干进驻村医疗站,对村医务人员进行手把手帮带。
如今,村医务人员的医疗水平不断提高,村民各类常见疾病都能得到及时救治。据统计,边防团驻守以来,卫生连为僜人群众累计义诊7万余人次,发放药品价值40余万元,进行健康辅导授课近500次。如今,当地僜人平均寿命已经提高到70多岁。
受过贫穷的人最懂感恩
“哥,我已经顺利完成大学学业,并且开始资助其他学生了……”近日,僜人女孩白玛措姆给昌都军分区某边防团某营上士张俊打来视频电话,向他汇报最近的生活情况,并告诉他自己一直遵守着两人的约定,开始资助贫困学子、母校的学妹江安卓玛了。
“由受助者变成资助者,既是爱的延续,也是对我们工作的褒奖。”教导员吴良良说。近年来,该营积极开展干部士官“1+1”帮扶活动,10余名官兵先后被驻地学校聘为课外辅导员。在官兵的资助下,越来越多的寒门学子走出大山,圆梦反哺。
前不久,在西藏服役21年的吴良良被批准转业。即将离开部队,除了军营和战友,最让他放心不下的便是上察隅镇小学的那群孩子。
站在上察隅镇小学新落成的教学楼前,听着教室里传出的琅琅读书声,吴良良不觉回忆起1998年刚入伍时的情景:“那时,很多家长不重视教育,觉得干活挣钱比读书重要。”
以米古村为例,村民受旧观念束缚,不愿意送小孩上学。一次,一家内地企业无偿送给村里两台农耕机具,可全村没人能看懂说明书,没人会操作维修。风吹雨淋,新机器成了废铁。
扶贫先扶志,治穷要治根。为此,官兵们挨家挨户走访,逐村逐人宣传,吴良良每月拿出津贴定点资助米古村贫困孩子罗布次仁。他们还主动与学校开展共建共育活动,承担驻地学校的军训任务,举办军营开放日和国防教育讲座,宣传党的创新理论、民族宗教政策和惠民富民举措。
“资助一个学生,影响一个家庭,辐射一个村落。”官兵们倾情助学的举动,不仅感动了贫困家庭,更是赢得驻地群众的广泛赞誉。村民们纷纷要求加入民兵排,为巡逻官兵当向导、背运物资等。
“金珠玛米把我们当亲人,我们要力所能及地帮他们做点事……”不久前的一次巡逻中,白玛措姆的父亲尼玛顿珠背着50多公斤重的物资,和巡逻官兵在泥泞的道路上艰难前行,但他满脸笑容。
“帮建书记”帮出小康路
走进“僜人新村”,一条条水泥路在庭院间纵横交错,一栋栋现代小楼错落有致,一排排藏式小院整齐划一,村级文化室、健身房等设施一应俱全。
院外一辆辆越野车从远处驶来,看着成群结队的游客,村民们笑得格外灿烂。
“村民们的腰包越来越鼓,既要感恩党的好政策,也要归功于‘帮建书记’的倾力付出。”正在组织村民接待游客的僜人首领阿鲁松说,“‘帮建书记’不仅改变了我们的头脑,还利用部队优势帮助我们解决了许多实际困难。”
近年来,相关部门给“僜人新村”的扶贫资金、项目越来越多,但村党组织建设与日新月异的村庄变化相比明显滞后。
“决战决胜脱贫攻坚战,首要的是建强贫困村的党支部。”面对群众自身发展动力不足、自主脱贫意识不强等问题,该边防团提出一个全新的帮建思路:与地方政府一道,对帮扶的贫困村逐个“过筛子”,细致填报《脱贫攻坚工作成效排查认定表》,针对排查的问题,按照“一连帮一村”的模式,选派连队党支部正、副书记担任村党支部的“帮建书记”,帮助各村党支部定期分析援建形势,研究确立致富思路,激发僜人群众自主脱贫的内在动力。
僜人的民居、餐饮、服饰、信仰等有其独特之处,这些独特的民风民俗构成当地极具特色的旅游资源优势,吸引着内地大批游客。但由于村民独立经营,未形成规模。夏尼村的“帮建书记”朱坤在深入考察的基础上,与村党支部一班人商议,立足村落现有格局,打通进村道路,连通户户小路,美化农家院落,突出亮点特色,线上线下打造旅游“名片”,引得八方游客汇集。
沙琼村气候宜人,近几年依靠种植猕猴桃等水果带动多户村民增产致富。今年,“帮建书记”谌登川在深入分析市场形势后,建议增加种植面积,并带领官兵来到种植基地,拉线丈量、挥锹铲土、散苗种苗、扶苗压实、施肥浇水……
“从2014年种植猕猴桃以来,先后带动附近近百户村民脱贫致富,今年我们按计划扩大种植规模,得知人手不够,金珠玛米主动过来帮忙,大大加快了工作进程。”劳动间隙,乡亲们为官兵捧上浓浓的酥油茶,醇香而甘甜。
沙玛村村民阿了,小时候上山打猎摔伤右腿,因未得到及时治疗,不幸落下残疾。妻子去世,膝下无子,家里没有其他劳动力。今年春耕开始时,看到其他村民纷纷忙于耕种,阿了在家急得团团转。得知情况后,“帮建书记”敖海彬派出5名官兵,帮助他犁地翻土、引水灌溉、种青稞。骄阳下,官兵们被泥巴裹满裤腿,汗水浸透衣背。
“帮建书记”发挥自身优势为帮扶村答疑解惑、出谋划策,帮助他们克服“等靠要”思想,在激发脱贫内生动力的同时,还把帮扶村作为国防教育的一线阵地,突出“军味”。“‘帮建书记’的加入,不但帮助百姓致富,而且同我们一起打造军民同守边的坚强堡垒。僜人群众不仅要做幸福家园的建造者,更要与边防官兵一起做神圣国土的守护者。”察隅县地方领导说。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
日喀则市着力打造美丽乡村新风貌
日喀则市着力建立政府主导、社会协同、村集体经济补充、农牧民群众参与的“五级分担”环境综合整治资金筹措机制,进一步加大资金捆绑使用力度,积极发动农牧民群众广泛参与。[详细] -
尼玛曲宗自述心窝窝里的话:“闯”出来的好日子
我叫尼玛曲宗,藏族,现年32岁,与母亲索朗曲珍、儿子洛桑吉米、两个双胞胎弟弟一家五口共同生活在山南市琼结县加麻乡扎西村二组。[详细] -
雅卓幸福新村:安居乐业生活美
搬到雅卓幸福新村后,洛松杨培和他的老阿妈终于实现了愿望,如愿住上了新房。行走在雅卓幸福新村的街道上,干净整洁的房屋、道路映入眼帘,每隔一段距离,便有一个垃圾桶。[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