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西藏网 > 新闻 > 原创

【大山驻村见闻】洒水员达瓦

发布时间:2020-10-09 16:14:00来源: 中国西藏网

  【编者按】在打赢脱贫攻坚战的收官之年,记者唐大山来到金沙江畔的藏东朱巴龙乡驻村。爱好文学的他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有何感悟,《大山驻村见闻》将给你展示一幅幅康巴大地的发展变化图景,描述生活在这片土地上人们昂扬向上的精神风貌。

  今天是村集体经济砂石场发工资的日子,来的人喜气洋洋。

  我到现场,震撼了,桌子上金山银山呀,总额近90万元。

  一个中年人从村会计手中接过一把钱,认真数起来。

  村第一书记西热多吉对我说:“他叫达瓦次仁,朱巴龙村岳巴组人,是三户合一。”

  “什么三户合一?来了这么长时间,我没听说过这个词。”

  “他家是建档立卡户、易地搬迁户、低保户。”

  西热多吉喊声达瓦,他转身走过来。

  他一走动,我吓一跳,原来腿跛得那么严重。离得很近,他什么时候进来、什么时候走过去领钱,我全然没有注意到。

  他的普通话挺好,不需要翻译,交流顺畅。


图为村书记西热多吉在给领到工资后的达瓦(右)开收条 摄影:唐大山

  “你在工地做洒水员,就是平常说的冲洗砂石。这个活的劳动强度怎样?”

  “论辛苦,装载机和挖掘机驾驶员的劳动量大。开车是有风险的,靠的是驾驶员的胆大心细。洒水员没法和他们比,从工资能看出来,装载机月工资6000元,挖掘机月工资7000元,洒水员月工资4000元。电力公司买砂石的钱给了,修护坡堤的施工队来了,我们的砂石不愁卖。”

  “你的腿在场地干活受得住?”

  “不影响洒水。控制住水管,砂石是目标,把握住大方向,保质保量完成任务。洒水怕刮大风,这里的风有时挺大,不能停工,砂石要接着洗。喷出的水打旋,溅一身,要用劲调整水管,才能射到砂石。”

  “我用水管浇过麦子,比你的洒水管细多了,两腿夹住,双手抱紧,总是力不从心。从远处看,你的手不停操作,用腿助力。你的腿是怎么回事?”

  “2017年,家人用拖拉机耕地,我在旁边帮忙,一不小心,犁刀把我的腿卷进去。要不是及时转院,这条腿难保住,不会有后来的洒水工作。”

  “在哪家医院治疗的?”

  “先到雅安市天全县医院,但伤势太重,又转到成都市华西医院。华西医院水平高,救了这条腿。没想到病人那么多,去华西医院的都不是小病,连床位都紧张。在康复阶段,我转到西藏自治区驻成都办事处医院,那里服务真好。”

  “花了不少钱吧,报销了吗?”

  “一共花了26万元,自己家出了4万,其他都报销了。”

  “你这种情况可以办理残疾证,能享受一些福利待遇。”

  达瓦猛地终止聊天,不再说话,似有难言之隐。

  西热多吉插话:“上次统计残疾人时系统里没有他的信息,他的情况经鉴定完全可以办证。达瓦,村委会给你开证明,最近两天把这件事办了。”

  达瓦嗫嚅着:“我不想办那样的证。”

  我有些奇怪:“有些人明明脱贫,瞒报收入不肯退出建档立卡户;有些人已在城市买房子,仍以易地搬迁户名义领套房子。达瓦的腿跛成这个样子,不愿办残疾证,让人想不通。”

  西热多吉若有所思:“去年砂石场开工前招人,达瓦报名洒水员,没人同意。他找到驻村工作队,说自己不是去混工资。那是体力活,不用劲混不下去。这条腿看起来不能承重,有没有力气自己知道。先试着干一天活,确实不行,不用别人劝,自动放弃。要是不费劲干下来,谁都没有理由拒绝他。村干部只好同意他的请求。他在洒水时,没有大幅度地移动身体,看不出腿有毛病,也看不出费劲。他是靠坚持和努力赢得的这份工作。”

  我望着达瓦:“你在这里做工,不影响办残疾证,多少能增加些收入。”

  达瓦不好意思地说:“从各种各样的政策性收入说,我家基本符合退出建档立卡户条件。我的腿不好,干起活来不比别人差,挣些钱心里好受。我想考驾照。听人说,残疾人不能开车。我要是办证,残疾身份会跟我一辈子,驾校不敢收我。”

  达瓦不去办残疾证的原因水落石出。对一个深山中的牧民而言,我不想用身残志坚之类的词形容他。我感受到的是,他用心理健康来证明自己的能力。现实中,他的能力不比别人差。

  达瓦的爸爸已去易地搬迁点居住,那里离县城很近。因为在砂石场上班,达瓦仍住在原来的家中。

  从深山中的家来到上班的地方,实际距离不到20公里,但路太烂,骑摩托车需要一小时。有时下班晚了,他在村委会里住一宿。

  达瓦有四个孩子,两个大点的在四川巴塘读小学,两个小点的由妻子在家里带着。

  达瓦说:“我看重孩子的教育。巴塘的教育质量好些,两个孩子由亲戚代管,知道学习,不用大人费心。我没上好学,说啥都没用。朱巴龙村上学走出去的挺多。小弟考上西藏大学,全家都高兴。”

  我说:“你要强。你在物质上是贫困户,在思想上早已脱贫。”

  达瓦消除顾虑:“我家的政策性收入加上我的工资,已达到脱贫标准。在我心里,小弟大学毕业后有了工作,从家庭角度说,将有一笔稳定的工资性收入。再过十年,我的两个大孩子也会走上工作岗位。那时,不要现在享受的政策性收入,我家在经济上也能站起来。话说回来,如果没有这些政策性收入,我小弟上大学和我孩子读小学都成问题。教育中断,难以摆脱贫困;上学有出息,好日子有得过。”

  达瓦说的是实话。优惠政策帮助达瓦的家庭渡过一道道难关。他感恩这些政策,但没有躺在这些政策中等靠要,而是力所能及地依靠双手增加家庭收入,赢得做人尊严,撑起大家庭。

  我注视着达瓦的双眼,看到了他的阅历与坚强、希望与幸福。

  我想,越来越多的达瓦汇聚在一起,将成为西藏绝对贫困的终结者。(中国西藏网 通讯员/唐大山)

(责编: 李雨潼)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