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班玛藏家碉楼营造技艺
青海省果洛藏族自治州班玛县藏家碉楼,藏语称为“夸日”,历史可以追溯到800年前,是中国保存最完好的藏式碉楼群落之一。班玛县灯塔乡班前村是班玛碉楼最为集中的村落。山巅之上、农田之间、密林深处,一座座碉楼在山坡上垂直而立,在河谷边壮美俊秀,形似古堡。班玛碉楼营造技艺继承和发扬了独特的碉楼技艺,使这种古老石砌建筑有利于当地人居住。
藏家碉楼大致可分为三种:隘碉、烽火碉、家碉。建筑风格分为四种:木式、石式、石木混合式、新式。多建于向阳坡地,一般都傍山,外形呈阶梯形,属“干栏式”建筑。
碉楼由藏族专门的砌石匠修建,原料为普通石块,用泥土粘合,不吊线,不绘图,全凭经验,徒手砌成。其壁面能达到光滑平整,不留缝隙。碉楼一般分为两层或三层,上层堆放粮食,中层住人,下层圈养牲畜。建筑整体高约10米,屋面多为平顶,墙砌石、木交错,隙间夹杂黄土营造而成。
班玛藏家碉楼的营造技艺是一门独特的手工技艺,工具一般自制,材料都是就地取材,但要做到三好:石质好、木材好、泥土粘性好。其砌墙不用标尺,仅靠眼力,形状多为梯形。建成后外墙表面齐整平滑,棱角分明,稳固扎实,具有一定的抗震性。
班玛碉楼营造技艺在继承和发扬了藏族碉楼技艺的同时,将藏、羌碉楼营造技艺进行了改进和升华,形成了班玛独具特色的碉楼营造技艺。2008年班玛碉楼营造技艺批准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来源:新华网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
青海班玛县32村集体经济全部“破零”
自2018年村集体经济“破零”工程启动以来,班玛县以“一年清零、两年提质、三年做强”为目标,采取“党委领导、政府搭台、市场拉动、政策扶持、创造条件、村为主体、村民‘唱戏’”的总体思路,走出了一条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的新...[详细] -
青海班玛县民族团结与脱贫攻坚深度契合相互促进
践行民族团结打赢脱贫攻坚战,已成为“十三五”时期的主攻方向。[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