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海拔4300米创造防沙治沙奇迹 他一直追寻绿色的梦想
13年前,初次进藏的韩俊文,怎么也不会想到当时吵着嚷着要离开的他,会一直守在这里。更想不到会亲手将当时眼前的荒凉变作一片绿洲。他打破了海拔4000米以上不能种植紫花苜蓿和乔木的理论窠臼,在海拔4300米的阿里地区成功种植了紫花苜蓿,在海拔4273米的狮泉河镇成功引进了青海杨,实现了噶尔县荒滩变绿洲的绿色梦想。
“不能回去,回去就太丢人了”
噶尔县位于阿里地区,平均海拔4500米以上,这里气候条件恶劣,生态环境极为脆弱,土地沙化、荒漠化严重,“一年一场风,从春刮到冬;终年不下雨,干旱鬼见愁”是这里的真实写照。
2005年,韩俊文从陕西来到这里做人工种草示范园的项目。“一个月后就想回家了,太苦了。”虽然来之前做好了心理准备,但面对现实时,他还是想退缩。最终让他留下的是旁人那句“我们都做十几年了,也没成功。你以为你来就能成功吗?”作为一名农牧专业技术人员,面对这样赤裸裸的质疑,他对自己说:“不能回去,回去就太丢人了。”没想到,就是这个理由让他与防沙治沙工作结下了不解之缘。从此,他一心扑在人工种草和植树造林上。
“这不是梦想,一定会成为现实”
如何将草种好,改变高原荒芜、恶劣的自然环境,将这里变为防沙治沙的示范基地,都成了摆在他面前的难题。他对自己说:“这不是梦想,一定会成为现实。”说起来容易,可做起来难。人工种草项目实施之初,启动资金少,没有种子,没有农具,一切都要从零开始。为了选到适应性强、质量好的种子,他跑遍了陕西靖边县所有的种子销售点,并把种子、农具等物资千里迢迢运到阿里。
人工种草的地点选在了水源相对充足的昆莎乡,试验田里种什么就成了关键。根据阿里的气候特征及牧业基本状况,他决定一半采用覆膜,一半大田的方式种植紫花苜蓿。“这是一种多年生的植物,也是很好的饲草,营养价值高。”
那一年,他每天天不亮就起床,到地里测量气温和地温,随手拿一把卷尺和笔记本,定期测量植物的高度,认真观察记录植物的生长情况。刚开始,很多放过的苗一天后就无故干枯死亡。心急如焚的他蹲在田间地头百思不得其解。经过观察,他发现这里的日照非常强,如果放苗早了,小苗容易被晒死。如果放苗迟了,小苗就会在薄膜里因温度过高被烧死。就这样,一边试种一边观察,这项工作终于成功了。
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一年试种,紫花苜蓿表现很好,出苗率高、适应性强、越冬性好。此后,噶尔县便将紫花苜蓿作为牧草及防沙治沙的重点植物,推广种植了300亩。在此之前,没人听过覆膜种植紫花苜蓿的,但就是这一小小的改变,在海拔4300米的地方创造了奇迹。此后,该县不断扩大紫花苜蓿种植面积,截至目前已达2.4万多亩。可以说,紫花苜蓿的成功种植和人工种草的大规模实施,为噶尔县防沙治沙、生态环境的改善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不敢懈怠,还会继续努力”
2014年初,他接手该县林业工作。受气候条件限制,一直以来阿里地区植树造林只有班公柳、红柳、沙棘这几种灌木,有极少量的乔木树种,但长势不好、病虫害多。一次偶然的机会,他在狮泉河镇以外的2万多亩林地里发现了几株长势很好的青海杨。2015年,从青海省采购了2.5万株,并动员所有工作人员全体出动进行种植。
他每天在植树现场指导、检查。坑挖的是否标准、苗栽的是否合格,栽种不合格的树苗都要重新栽种。他没有上下班时间、没有周末、没有节假日,从早到晚在植树现场查看,每一项工作,他都记在本子上装进脑子里。经过一个漫长而寒冷的冬天,2016年春天,韩俊文走在青海杨植树区,看到精心引种栽植的杨树活了,他像个孩子一样高兴地跳了起来。植树造林任务还没结束,他又开始计划砾石压沙、人工补播草种等工作。
他就像紫花苜蓿一样,早已在这片土地上扎下了根,并在高原戈壁种下一片片绿洲,这就是他的绿色梦,也是噶尔人很多年来追寻的绿色梦想。面对荣誉,他只是说了一句:“防沙治沙任重道远,我不敢懈怠,还会继续努力。”
-
中国高原治沙进行时:从“不敢喝水”到“有风无沙”
“以前这里风沙大到连水都不敢喝。”曾令静指出,枸杞项目从启动至今才过半年,树种存活率已过八成。几天前,白朗县迎来大风天,“风依旧很大,但空中沙石已明显减少”。[详细] -
阿里防沙治沙20年 狮泉河镇年降雨量增加约44毫米
狮泉河盆地防沙、治沙工程从1994年正式开始实施,截至2014年12月,20年时间狮泉河镇完成防沙治沙面积205363.6亩。[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