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立胜:三个层面把握现代化经济体系内涵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正处在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攻关期,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是跨越关口的迫切要求和我国发展的战略目标。如何准确理解和把握“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深刻内涵,在实践中自觉推动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构建,已经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重大课题。
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既是一个重大理论命题,更是一个重大实践课题,需要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进行深入探讨。回顾历史,人类社会形态的演进,既是生产力水平提升飞跃的过程,也是生产方式不断变革的过程,同时还是生产关系持续革命的过程。经济体系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统一体。当前,社会生产力水平不断跃升,新科技革命正在兴起,社会形态演进的步伐亦在不断加快。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全面理解现代化经济体系,要从生产力与生产关系这一社会基本矛盾出发,从生产力、生产方式、生产关系三个层面来理解。
生产力层面:
把握新一轮科技革命发展趋势
现代化经济体系是生产力现代化、生产力水平不断提升的经济体系。劳动者和生产资料是生产力的两个要素,仅从生产力自身来说,要提高生产力发展水平,可以从提高劳动者素质和生产资料质量两个方面着手。
从提升劳动者素质来看,目前我国劳动力市场呈现一定程度的结构性失衡状况,主要表现在高端人才和基层技术工人的双重短缺。这就需要我们转变教育发展思路,在培育科技精英的同时,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既要集中优势资源推动重点高校、科研院所等的发展,又要从根本上转变忽视职业教育的观念,塑造规模化、专业化的技术工人队伍。
从提升生产资料质量来看,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在给人类社会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带来巨大而深远的影响。而这场新科技革命的本质仍然是知识革命、信息革命,其重要特征是知识、技术和信息日益成为重要的生产资料。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必须适应新一轮科技革命的发展趋势,坚定不移地推动工业信息化、农业信息化,提高掌控市场和管理企业的信息处理能力,不断提高生产要素质量,不断优化配置结构,从而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
生产方式层面:
优化劳动者和生产资料的配置
从生产方式的演进方向来看,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要通过多种途径优化劳动者和生产资料的配置。
改善产业结构,处理好劳动者和生产资料在产业间的配置问题。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着力加快建设实体经济、科技创新、现代金融、人力资源协同发展的产业体系。在这其中,我认为,需要着重处理好实体经济与现代金融、科技创新与人力资源两对关系。一方面,需要在实体经济部门和虚拟经济部门合理配置劳动力和生产资料,既要鼓励现代金融业态发展,又要抑制金融风险,维护金融稳定,并推动更多的资源进入实体经济,夯实国民经济基础。另一方面,需要把握好科技创新和劳动就业的辩证关系,既要促进资源流向高技术含量、高投入产出效率的研发领域,又不能因此弱化促进劳动就业的相关工作,要找准二者平衡点,协调两者关系。
统筹城乡关系,处理好劳动者和生产资料在城市和农村之间的配置问题。经济现代化的进程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就是将分割的城乡二元结构转变为城乡一体化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不仅要继续推动劳动力由农村向城市流动,同时还应推动相关生产资料向农村流动,特别是要鼓励技术、资金和农业人才等向农村流动。此外,还要巩固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在更高层次上整合农业生产的各种要素,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推动区域协调发展,处理好劳动者和生产资料在区域之间的配置问题。区域是劳动力和生产资料的空间载体,劳动力和生产资料都需要在区域上落地才能展开生产活动。推动区域协调发展,是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的重要内容。这些年来,我国颁布了一系列区域发展战略。1999年以来,我国逐步形成西部开发、东北振兴、中部崛起、东部率先的区域发展总体战略。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统筹内外、着眼全局,提出建设“一带一路”倡议和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推动形成东西南北纵横联动发展新格局。其中,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核心是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根本是要健全区域协调发展新机制,走出一条中国特色解决“大城市病”的路子;而长江经济带发展则着眼于建设经济发展和生态保护并重的跨区域协调经济带,实现长江上中下游互动合作和协同发展。
推动全面开放,处理好劳动者和生产资料在国内外的配置问题。现代化经济体系是开放的经济体系,要着眼多元平衡、安全高效,发展更高层次开放型经济,推动开放朝着优化结构、拓展深度、提高效益方向转变。落实“一带一路”倡议,就要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并重,遵循共商共建共享原则,推动人才、技术和资金走出去,加强创新能力开放合作,实现全球视野的资源优化配置。
生产关系层面:
必须更好坚持“两个毫不动摇”
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从生产关系的改革路径来看,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要坚持和完善我国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和分配制度,毫不动摇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毫不动摇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
一方面,必须毫不动摇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坚持公有制主体地位,发挥国有经济主导作用,不断增强国有经济活力、控制力、影响力。公有制是社会主义制度的基础,毫不动摇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有利于增强我国经济实力、国防实力、民族凝聚力,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实现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和社会全体成员的共同富裕。
另一方面,必须毫不动摇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激发非公有制经济活力和创造力。通过发展非公有制经济,调动各类经济主体的主观能动性,有利于形成平等竞争的市场关系,增强经济发展的动力和活力,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
-
大国开放发展的中国经验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开放带来进步,封闭必然落后。中国开放的大门不会关闭,只会越开越大。”[详细] -
全面深化改革的思想引领与精神动力
当我们深思熟虑地考察当代中国,呈现在我们眼前的是一幅由诸多要素和关系交织起来的图景、一派生机勃勃的变化发展景象。[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