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西藏网 > 理论 > 资讯

以高水平开放带动区域协调发展

崔 凡 发布时间:2021-04-13 08:50:00 人民日报海外版

  今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也是中国迈入新发展阶段的新起点。站在新的历史交汇点,中国对外开放进入新阶段,面临新问题。改革开放40余年来,中国东部沿海、中西部和东北地区对外开放水平不断提高,但在梯度开放格局影响下,各区域对外开放在范围和深度上差异较大。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需要实现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深层次的对外开放。

  优化区域开放布局,在对外开放领域贯彻新发展理念,也应坚持问题导向。不同地区要结合自身特点,承担不同的开放任务,服务不同的国家战略,共同成为开放前沿,实现全方位、差异化的高水平对外开放。

  东部沿海地区和超大特大城市对外开放优势突出、经验丰富,区域经济中的外向型成分比重大。未来,这一地位有望进一步巩固。近年来,东部沿海地区人均收入水平持续提升,人力资源成本逐步提高,劳动密集型加工制造业传统优势有所削弱。同时,这一地区资金、信息、人才、技术集聚度高以及市场容量大的优势日益凸显,有望率先向全球价值链的中高端攀升,更好发挥创新对经济发展的驱动作用,扩大经济辐射范围,实现产业升级。在此过程中,东部地区传统优势产业可根据不同情况,一方面向内地梯度转移,带动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和对外开放,另一方面加快“走出去”,辐射“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打造全球贸易中心、航运中心、金融中心和低碳高增值制造业中心。

  中西部和东北地区、沿边地区也将形成对外开放新高地,打造产业转移承接中心,与东部沿海地区同步实现产业升级,探索出一条有别于东部沿海地区经验的对外开放推进路径。在此基础上,这一地区将形成新的产业集聚中心,不走“两头在外、大进大出”的老路,更加依托国内大市场和产业链,内销外销并举,实现内外贸一体化发展。通过构建以新亚欧大陆桥等经济走廊为引领,以中欧班列、陆海新通道等大通道和信息高速路为骨架,以铁路、港口、管网等为依托的互联互通网络,推动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衔接国内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发展、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等区域重大战略实施,上述地区有望在陆海内外联动、东西双向互济的开放格局中找到各自定位。同时,在内陆地区增设国家一级口岸,使沿边地区开放与开发互相促进,也将推动形成东、中、西部全方位开放前沿。

  40余年来,中国对外开放与区域协调发展相互促进、相得益彰。近年来,西部地区经济总量增速持续快于东部地区,中部地区崛起趋势明显。一方面,这与国内大循环主体地位日益巩固密不可分,另一方面,这也同中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特别是对东南亚、中亚、南亚、东欧等区域国家的开放通道逐步畅通有关。区域开放布局优化将有助于解决区域、城乡发展不平衡问题,促进区域协调发展。

  迈入新发展阶段,在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指引下,实行高水平对外开放与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将更加紧密地结合起来,为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提供强劲动能。

  (作者系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际经贸学院教授)

(责编: 王东)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