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和林:个人碳账户翻开绿色金融新篇章
近日,建设银行、中信银行等多家银行不约而同地推出碳账户方案。3月初,建行申报的“基于‘碳账本’的个人金融服务”入选北京金融科技创新监管工具第四批创新应用案例。同月,中信银行面向个人的“中信碳账户”内测版上线。中信银行还在碳账户方面与深圳排放权交易所、上海环境能源交易所等开展合作。
什么是个人碳账户?
碳账户是金融机构通过金融服务追踪用户碳减排行为,对用户碳减排行为进行量化,形成碳账户余额,继而将碳账户余额和金融服务、用户权益挂钩,未来甚至可以将碳账户余额折算成真正的现金。碳账户既有面向企业的企业碳账户,也有面向个人的个人碳账户。而个人碳账户则是此次金融机构试点突破的关键。金融机构通过收集用户日常金融消费数据,来评估用户的碳减排行为,形成碳账户余额,通过这种方式,金融机构既可以通过碳账户余额来激励用户增加碳减排行为,也可以通过个人碳账户引导用户在消费选择上更加倾向于节能减排的产品和服务。
个人碳账户现阶段的意义在于:个人碳账户制度引导消费者在消费决策的过程中更加倾向于绿色消费,让消费模式更符合碳中和碳达峰的目标。而个人碳账户长期的意义在于:当前我国碳权交易正在试点,现阶段个人无法参与到碳交易当中,个人的行为也无法折算成碳权、碳汇,无法实现价值化,但个人用户最终也将参与到碳权交易当中,所以,当下的个人碳账户起到了培育作用,通过将碳减排行为和碳账户余额价值量挂钩的模式,引导个人参与碳权价值积累,从而为未来个人进入碳权交易领域奠定认知基础。
量化用户碳减排行为,形成碳余额,以绿色金融引导用户碳减排的同时,还可以培养用户低碳消费的习惯,未来帮助用户组建属于个人的碳权资产,普及碳权交易认知。通过个人碳账户,金融业既服务了客户,让用户实实在在受惠,又可以获得未来绿色金融领域全新增长点。但在 畅想个人碳账户美好未来的同时,我们亦要关注当下碳账户所要面临的问题。
个人碳账户如何实现从有到优?
个人碳账户从无到有已经是跨越,但个人碳账户从有到优尚需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其一、全面捕捉用户碳排放行为。个人碳账户虽然激励了个人的碳减排行为,但碳排放因子计算过程非常复杂,比如个人消费中可能使用多个银行的信用卡,而银行之间消费数据并未连通。碳排放因子计算受限于用户碳行为数据收集的完整性,而数据不完整的碳账户余额,可能助长消费者的投机性消费,并未实际上起到减排引导的作用。
其二、不可忽视的算法授权和个人信息保护。2021年11月1日起,《个人信息保护法》开始施行。当前,国内对于个人数据采集、使用的立法细则逐渐增多。而碳排放因子计算基于对用户金融消费数据的采集。对于开立个人碳账户的金融机构来说,在采集用户碳减排数据的时候需要获得用户授权,比如在开立个人碳账户的时候,明确告知数据信息的使用、保护等细则,而对于用户碳行为轨迹信息,需要强化信息保护职责,防止个人信息泄露。
其三、个人碳账户余额计算需要更加明确的标尺。当前,各家银行的个人碳账户都是建立在自身的碳减排因子计算体系之上,中心化的管理模式可能让碳余额计算和碳余额赋予方面趋于主观,这种主观的计算模式缺乏客观标准的规制,用户无法形成稳定的碳减排行为变现预期,从而打击用户在碳减排行为实施上的积极性。故而,若是要让个人碳账户真正发挥作用,需要统筹建立个人碳账户的标准化征信体系,通过统一碳减排因子计算标准的模式,综合评估个人碳减排行为。
综上,当前个人碳减排数据采集方式、碳减排因子计算标准尚待完善。但笔者认为金融行业亦可以借鉴当前金融征信系统的经验,通过国家主导的碳减排征信机构来完成碳减排行为的数据收集和个人减排价值量计算,这样既保障了个人信息数据安全,又可以统一碳排放因子计算的标准口径。
个人碳账户是金融领域一项积极的探索,这项制度也的确能够促进我国碳中和碳达峰目标的实现,但当前个人碳账户依然在试点阶段,未来需要进一步通过系统化、标准化的方式来推进个人碳账户征信体系的完善。而对于金融机构和个人用户,个人碳账户体系能够让双方实现双赢,金融机构通过个人碳账户拓宽业务边界,而个人用户则有可能将碳账户余额转变为一项收入,故而推动个人碳账户实施势在必行。
(作者系浙江大学国际联合商学院数字经济与金融创新研究中心联席主任、研究员)
-
推动“东数西算” 协同布局算力网
自去年5月《全国一体化大数据中心协同创新体系算力枢纽实施方案》印发以来,“东数西算”工程受到社会各界广泛关注。 [详细] -
刘满平:打造自主可控矿产资源供应链
能源的低碳与清洁化,需广泛使用和发展清洁能源技术,建造大量的基础设施和设备,如电动车、太阳能电池板、风力涡轮机、电动车、耐高温高压材料等。 [详细] -
景春梅:能源领域“双碳”需政策性创新
能源转型是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关键。加快体制机制改革创新,必将从根本上激发各类要素活力,促进我国能源绿色低碳转型,提速“双碳”进程。 [详细] -
贾卫列:践行环保将是北京冬奥留下的丰厚遗产
2月4日晚,印有所有代表团名字的大雪花带着主火炬缓缓飘向空中,微火设计的形式传达出极其鲜明的低碳环保理念。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