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西藏网 > 理论 > 资讯

着力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

陈恩维 发布时间:2023-11-06 08:36:00 南方日报

  习近平文化思想既有理论观点上的创新和突破,又有工作布局上的部署要求,可谓“明体达用、体用贯通”,其中关于“着力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的重要要求,明确了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的理论基础、路线图。

  如何理解和处理中华文化与外来文化的关系?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中外人文交流和文明互鉴,对其重要意义进行了深入的阐释。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增强文化自觉,坚定文化自信,但不能盲目排外;要求对于世界各国各民族共同创造的世界文明瑰宝,要“洋为中用,辩证取舍”。这种兼收中西、包容世界的大文明视野,继承并升华了中国共产党长期坚持的“洋为中用,批判吸收”方针,为确立当代中国的文化认同和坚定文化自信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同时,总书记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高度,强调了世界各国的文明互鉴对于共同消除现实生活中的文化壁垒,共同抵制妨碍人类心灵互动的观念纰缪,共同打破阻碍人类交往的精神隔阂,让各种文明和谐共存,让人人享有文化滋养的重大意义。文明互鉴论,在理论上超越了传统的“中体西用”的叙事框架,超越了“文明冲突论”“西方中心论”的阐释模式,对于中华文化与世界各国的交流交往提供了正确的指导,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落实、国际新秩序的建立提供至关重要的价值观和文明观支撑。

  对于加强我国国际传播能力建设,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座谈会等多个场合,从传播内容、传播平台、传播策略、传播效果等多个维度作出重要指示要求。当前,媒体形态、媒体格局、舆论生态、传播方式正在发生深刻变化,国际国内、线上线下、虚拟现实等界限日益模糊。对此,一方面,需开拓我国各类媒体的国际视野,做强海外传播,第一时间抢占信息源、供给权,在海外落地、投送、见效,打造具有强大引领力、传播力、影响力的国际一流新型主流媒体,提升在国际舆论场发声能力。另一方面,要注意到海外社交平台已经成为打破美西方主流媒体对华信息和渠道垄断,面向境外受众开展中华文化推广、好感传播的重要平台,深入研究并掌握海外社交平台生产运营规律,实现账号数量的合理增长和账号内容的有效提升。关于传播策略,要把握大势、区分对象、精准施策,具体而言就是要把握国际传播领域移动化、社交化、可视化的趋势,在构建对外传播话语体系上下功夫,在乐于接受和易于理解上下功夫,让更多国外受众听得懂、听得进、听得明白,不断提升对外传播效果。

  加强和改进对外宣传工作,增强中华文明传播力影响力,归根到底要依靠高水平国际传播人才的培养。这方面,学贯中西的中外先贤已经做了很好的个人探索。比如林语堂的《吾国与吾民》《苏东坡传》的英文著作,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部分和西方文化进行完美的融合,在潜移默化中完成了中华文化的传播。而曾在中国长期生活的美国第一位诺奖女作家赛珍珠,写下震动世界的那个中国故事——《大地》,被译成145种不同语言,让更多外国人看到了不一样的中国和朴实、勤劳、坚韧的中国人。在新的历史时期,我们要创新体制机制,把制度优势、组织优势、人力优势转化为传播优势,培养一支立体多元的高素质的国际传播人才队伍。培养高素质的国际传播人才,发挥高层次专家作用,搭建和建设国际平台,建立国际话语体系,这些是外语院校的大有可为之处。

  换言之,外语类院校要充分发挥多语种、国际化优势,既要培养熟谙中华文化、精通一门或多门外语、具备国际传播素养的本土人才,又要团结和培养知华、友华的新时代汉学家、高层次专家。这内在地要求外语院校打破学科、专业、语种和资源配置的壁垒,从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角度为打造融通中外的新概念、新范畴、新表述贡献专业力量,加强国别区域全球知识的生产和知识创新的支撑,为解决人类面临的共同问题提供更多更好的中国智慧、中国方案、中国力量,为中国故事和中国声音的全球化表达、区域化表达、分众化表达提供更好的学科专业支持和人才支撑,为提升中国话语和中国叙事的策源能力和对外发声能力贡献智慧和力量。

  作者系广东外语外贸大学中文学院院长、教授,广东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

  

(责编: 王东)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