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新思路促进区域协调发展
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也是实现共同富裕的内在要求。我国幅员辽阔、人口众多,各地区基础条件差别之大在世界上是少有的,促进区域协调发展任务十分艰巨。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区域协调发展,不断丰富完善区域协调发展的理念、战略和政策体系。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深入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区域重大战略、主体功能区战略、新型城镇化战略,优化重大生产力布局,构建优势互补、高质量发展的区域经济布局和国土空间体系”。这为新征程上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提供了科学指引。
当前,城市群已成为我国新型城镇化的主体形态,是支撑全国经济增长、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平台。都市圈是城市群内部以超大特大城市或辐射带动功能强的大城市为中心、以1小时通勤圈为基本范围的城镇化空间形态。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国经济发展的空间结构正在发生深刻变化,中心城市和城市群正在成为承载发展要素的主要空间形式。我们必须适应新形势,谋划区域协调发展新思路。”我们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和党的二十大作出的战略部署,准确把握我国经济发展空间结构变化,深入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
推动形成区域发展联动格局。针对各区域发展阶段、发展水平不同的实际,着力发挥先行地区高质量发展的探索示范作用,推动形成区域发展联动格局。深入推进城市群、都市圈内部的经济社会一体化发展,通过中心辐射、以点带面、以强带弱、以城带乡等举措,打通区域经济发展“经络”,形成区域联动格局,实现重大区域内部、城市群内部、现代化都市圈内部的协调协同发展。推动城市组团式发展,形成多中心、多层级、多节点的网络型城市群结构。建立健全区域战略统筹、市场一体化发展、区域合作互助、区际利益补偿等机制,促进各类要素资源自由流动,整体提升资源配置效率,更好促进发达地区和欠发达地区共同发展。
开展区域市场一体化建设。在基础设施一体化程度较高的城市群、都市圈空间单元中率先推进市场一体化,有利于充分发挥各地区比较优势,促进各方良性互动、互利共赢。鼓励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以及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长江中游城市群等区域,在维护全国统一大市场前提下,优先开展区域市场一体化建设工作,建立健全区域合作机制。建立健全城市群一体化协调发展机制和成本共担、利益共享机制,统筹推进基础设施协调布局、产业分工协作、公共服务共享、生态共建环境共治。
打造高质量发展新增长极。充分尊重要素聚集规律,发挥超大特大城市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动力源和增长极作用,加快形成中心城市带动都市圈、都市圈引领城市群、城市群支撑区域协调发展和高质量发展的空间动力机制。以重大生产力布局为抓手,依托国家重大科技平台促进产业集群发展,把握科技创新的关键驱动力,有效激发各类创新主体活力,提升区域创新策源能力和全球资源配置能力,推动科技集群、创新集群联动生长,大力培育新技术新赛道上的领军企业和载体空间,协力打造高质量发展的新增长极。
(作者为群众杂志社副总编辑、研究员)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
推动城乡融合、区域协调发展(评论员观察)
城乡融合发展是解决城乡发展不平衡、农村发展不充分问题的内在要求,补短板、强弱项的过程也是激发潜能、释放活力的过程。[详细] -
奋力开创广东城乡区域协调发展新局面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视察广东,强调指出,“城乡区域发展不平衡是广东高质量发展的最大短板”,殷切期望广东努力把短板变成“潜力板”。 [详细] -
不断谱写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新篇章
进一步提升创新能力、产业竞争力、发展能级,率先形成更高层次改革开放新格局,对于我国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意义重大。[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