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湖畔监测到:普氏原羚10年增幅近4倍
8月3日至12日,青海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进行了2020年生物多样性综合监测野外调查工作,监测结果显示,2019年青海湖周边达到或超过世界种群分布1%的水鸟有11种,其中国家一级保护鸟类1种。普氏原羚2744只,比2018年增加了709只。
据了解,此次青海湖生物多样性综合监测由青海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联合青海师范大学、中科院地理所、清华大学、四川农业大学共同开展,调查内容主要包括繁殖后期水鸟监测、普氏原羚产羔期监测、植被监测、遥感监测。
监测结果显示,2019年共记录到鸟种61种6目14科,较2018年增加4种。其中国家重点一级保护鸟类2种,二级4种。达到或超过世界种群分布1%的水鸟有11种,其中国家一级保护鸟类1种。61种水鸟中游禽30种,占比49%;涉禽31种,占比51%,这也是自观测以来首次涉禽种类超过游禽种类,相较2018年在水鸟生态类群的构成上2019年的涉禽比例上升了7%。
2019年植被监测结果显示,保护区植被平均高度12厘米,生殖枝平均高度22.2厘米。表明了保护区植被生长的生态环境状况良好,极有利于保护区的野生动植物以及当地牲畜生存与发展。2019年濒危物种监测结果显示,普氏原羚在环湖周边包括哇玉和切吉7个分布区,15个观测样区监测到普氏原羚2744只,种群数量大幅增加,较2018年增加了709只、较2010年增加了1996只,10年间增幅接近4倍。黑颈鹤种群数量为80只,相较2017年(112只)有所下降。
2019年水生态环境监测结果显示,青海湖流域的水生态环境健康状况总体处于较好水平,盐度可能是影响青海湖主湖区水生态健康的主要因子,而高原地区本身物种多样性也较低,可能会影响物种多样性的结果,但目前主湖区的营养状况仍处于较好的水平。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
以实际行动展现青海的生态责任担当 ——二论学习贯彻贺信精神奋力开创国家公园建设新局面
青海是“三江之源”“中华水塔”“生态屏障”“地球第三极”,生态报国是青海义不容辞的政治责任和时代担当,我们要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引领,以实际行动展现青海的生态责任担当。[详细] -
世界首个新能源特高压输电通道已向河南输送“绿电”10亿度
22日,记者从国网青海省公司获悉,截至21日,世界首个以输送新能源为主的特高压输电大通道——±800千伏青豫特高压直流工程已向河南输送“绿电”10亿千瓦时,日均送电量超过0.2亿千瓦时。[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