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萨林周县:教育扶贫照亮孩子前行的路
图为白朗村幼儿园的学生在吃午餐。 龙俊霖摄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把发展教育扶贫作为治本之计,确保贫困人口子女都能接受良好的基础教育,具备就业创业能力,切断贫困代际传递。自脱贫攻坚战打响以来,林周县紧紧围绕教育扶贫对象特征,分学段、分结构精准制定扶贫方案,落实扶贫政策,全面实施教育帮扶救助工作,让建档立卡户子女,尤其是“三岩”片区的搬迁群众子女也能享受到全面优质的教育资源。
近日,记者来到位于林周县卡孜乡卡孜新村的白朗村幼儿园看到,校园环境干净、整洁、美丽,幼儿园里的孩子们或跟着老师学习民谣,或在阳光下快乐无忧地玩耍。在游乐设施旁,幼儿园大班的索朗措姆高兴地玩着滑梯,父亲次成满脸笑意地在旁边看着女儿。去年九月,次成一家人从昌都“三岩”片区搬迁到卡孜乡,孩子很快就实现了就近入学,次成也在幼儿园就业当了保安。
次成告诉记者:“以前在老家的时候,孩子读书不分班级,搬到这边后,按班级分开来进行教学,学校离家也不远,工作和照看小孩可以两不误,各方面都很好。”
白朗村幼儿园是林周县专门为搬迁群众的孩子们而修建的学校。去年10月,幼儿园正式开园,来自“三岩”片区的49个孩子在离家只有几百米远的幼儿园入学,和本地孩子一起学习玩耍,很快就融入了新家。为了让搬迁群众的孩子都能接受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林周县为白朗村幼儿园配备了5名专业老师,他们通过人才引进、公招考试来到这里。在教学过程中,他们特别关注“三岩”片区搬迁群众孩子们的成长,尽力帮助孩子们融入新校园、适应新生活。
幼儿园学生吾金松吉说:“以前我家离学校很远,走路要三个小时,平时爸爸骑摩托车送我上学都要一个小时。搬到这里后,学校离家很近,走路几分钟就到了,很方便,也很安全。”
当日,记者还来到林周县中学了解到,县中学不仅要让搬迁群众的子女尽快融入班级,更重要的是让他们的学习成绩不断进步。
为此,县中学根据每个“三岩”片区搬迁学生的学习水平和身体条件,通过精准施策,科学规范地安排班级和任课老师,并通过庆祝节日、家访谈心、组建足球队等多种方式,鼓励搬迁学生尽快地与新同学建立起和谐友好的互助关系,以积极向上的面貌开始新的生活。
搬迁学生次仁多吉说:“我在老家的时候,觉得读书没什么用,也不喜欢读书,到了这里后父母要求让我读书,老师也很关注我们,我现在觉得读书非常有用,可以改变自己的命运。我希望可以考上一个理想的高中,再读个好的大学,找一份好的工作。”
据介绍,“三岩”片区搬迁过来的学生因语言差异,学习情况与其他在校学生不同,所以给他们安排了党员帮扶。团委办公室专门负责“三岩”片区搬迁过来的学生,他们会开展一些活动,帮助学生健康地成长。
记者了解到,截至目前,林周县“三岩”片区搬迁群众子女121人已全部就近就便就学,实现了“全覆盖、零门槛、无障碍、不落一人”入园入学,实现了义务教育阶段迁入学生全就学目标。此外,林周县将建档立卡学生与各项学生资助政策相结合,进一步健全全方位帮困助学体系,从加大因学致贫帮扶力度着手,将扶贫、工会、团委、妇联、民政等部门资助项目整合,目前林周县2019至2020学年建档立卡户、低保户在校大学生287人,落实资助资金153.0462万元,有效解决了因学致贫、因学返贫的情况,基本保障了“不让一个学生因家庭经济困难而失学”,使教育公平这一崇高理念落地生根。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
素质教育也能如此开展
每座城市都建有一定数量的公共文化体育设施,如图书馆、博物馆、纪念馆、美术馆、文化馆、体育场、青少年宫、工人文化宫等,用以满足群众的文化体育活动需求。[详细] -
在青少年心中播撒科学的种子
孩子们长大以后不一定都是科学家,但未来的幸福生活离不开科学的思维、科学的方法,需要我们持续大力弘扬科学精神。[详细] -
昌都市加强师资力量 提升教育质量
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是人类文明的传承者。[详细] -
西藏自治区首届新闻阅评工作培训班开班
3日上午,西藏自治区首届新闻阅评工作培训班在拉萨开班,旨在进一步贯彻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新闻舆论工作的总体部署。[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