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正本清源、守正创新中为人民奉献学术精品
习近平总书记在看望参加全国政协十三届二次会议的文化艺术界、社会科学界委员时强调,文化文艺和哲学社会科学要做到坚持与时代同步伐、以人民为中心、以精品奉献人民、用明德引领风尚。作为一名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特别是一名文学研究工作者,我认为,在“四个坚持”中,“坚持以精品奉献人民”是另外三个“坚持”的具体体现与衡量标准;贯彻落实“四个坚持”最终要落实到“以精品奉献人民”上。
“精品”出之于“灵魂的创作”。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指出:“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不能没有灵魂。文化文艺工作、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就属于培根铸魂的工作。”这里点出了文艺创作和哲学社会科学工作的本质和责任担当,即文艺创作和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从根本上来讲,是一项“精神事业”,需要进入“灵魂”的层面和境界。单就文学研究而言,真正的精品无不出之于“灵魂的创作”,无不具有“培根铸魂”的作用。“灵魂的创作”,是一种大精神、大境界、大担当,可以用宋人张载的“横渠四句”来概括;而以习近平总书记的期许来讲、以我们今天的时代要求来看,就是“为国家立心,为民族铸魂”,树立高远的理想追求和深沉的家国情怀,为时代画像、为时代立传、为时代明德。如此说来,文学研究中的“灵魂的创作”,既是一种使命担当,又是一种精神扬厉,更是一种学问境界。但是,一段时间以来,在市场经济大潮面前,学术界受消费主义思潮影响出现了一股追求急功近利的浮躁之风,走捷径、搞速成,或者以大而无当的规模效应博取学术GDP而取胜,或者热衷于制造话语泡沫来炒作自己,而没有真正把心思和精力用于专心致志地治学,做有思想、有根基、有深度、有建树的学问上来,致使学术研究出现短平快、浅表化、碎片化现象,以致空有“大派头”,却不见“大作品”,这些无不对文学研究的学术创新和学科建设带来许多消极的甚至是负面的影响。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要求再次提醒我们,要对浮躁的学术之风保持高度警惕,沉下心来潜心治学,下苦功、使真功,敬于业、勤于业、精于业。只有如此,才有可能进行“灵魂上的创作”,才能为人民奉献学术精品。
“精品”要有鲜明的时代特征。首先,真正的学术精品要具有现实性,能够反映现实、观照现实,并有利于解决现实问题,能够承担起时代与现实所赋予的学术使命。为此,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要走出象牙塔,多接地气,不要只围着概念打转、在话语圈里“死循环”,而应该对不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持续高度关注。其次,真正的学术精品要具有本土性,要立足中国现实,回到中国语境,植根中国大地,把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阐释好。比如,对于中国文学理论研究来说,在这方面就要特别重视对马克思主义文论中国化的研究。最后,真正的学术精品在理论上要具有文化自主性和学术独创性。“行成于思毁于随”,对于中国文学研究来说,尤其是文学批评理论研究来说,要坚持文化自信、文化自为,不做西方文论的“传声筒”,在中国几千年文学传统的土壤上深耕细作,在独立思考中推进新时代中国文论的自主创新。
“精品”要在正本清源、守正创新的基础上产生。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作为精神事业,文化文艺、哲学社会科学当然就是一个灵魂的创作,一是不能没有,一是不能混乱。”这就涉及人文学术研究中正本清源、守正创新的问题。在相当长一段时间里,各种错误思潮在学界制造了不少混乱,即以文学理论批评研究而言,出现了唯西方文论之马首是瞻的现象,认为只有西方的当代文化、文论学说才是当下文论研究中唯一应该尊崇的东西,而经典马克思主义似乎过时了,对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文论则往往不屑一提。这种思想倾向和认知立场其实在学理上很难站住脚,研究实践中更是往往导致价值偏离的现象。保持我们的民族特色,保持马克思主义的思想理论根基,才能保持吸收外来文化的选择能力,让我们的研究成果集聚能量,焕发新的文化生命力。新时代人文学术研究植根于以经典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马克思主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养分的土壤之上。我们应该充分重视对经典马克思主义的研究,重视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研究,重视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行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特别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时代性与经典性高度统一的马克思主义,是21世纪的中国马克思主义,我们必须以其为指导,将其融会贯通到学术创新和创作之中。
生产真正为人民群众所需要、所接受的“精品”。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除了努力生产高、精、深、尖、独的学术精品而外,还必须时时刻刻不忘为人民大众生产所需要的学术食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人民对包括人文社会科学在内的文化有了更高的需求,这也对我们文学研究工作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把学问写进群众心坎里”,对于文学研究来说,普及工作显然是“把学问写进群众心坎里”的重要途径之一,也是为人民服务意识的一种重要体现。专业性强、精而深的研究成果当然体现学术的专业水准而不可或缺,但是能为人民群众喜闻乐见、广为传读的普及性研究成果也是非常需要的,并且不妨碍成为学术精品。我长期在文学研究所、外国文学研究所工作,这两个研究所在中外文学经典研究方面做了大量普及性工作,所产生的诸如《唐诗选》《唐宋词选》等,已经成为具有经典性的普及性学术读物,深为社会大众所喜爱。因此,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应该把普及性工作放到一个重要位置,力争生产出让人民大众喜欢读、读得懂、反复读的成果,为人民奉献普及性的学术精品。新中国成立70年来,中国文学研究取得了长足的发展,获得了丰厚的成果,我们应该把这些研究成果转化为满足人民群众文化需求的精神食粮,使其在培根铸魂、以文化人、以文育人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伟大的事业需要伟大的精神。”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只有把个人的学术理想同国家前途、民族命运紧紧结合在一起,同人民福祉紧紧结合在一起,牢固树立学术精品意识,努力做对国家、对民族、对人民有贡献的学问家,才能真正肩负起启迪思想、陶冶情操、温润心灵的重要职责,真正承担起培根铸魂、以文化人、以学辅世的使命,才能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奉献具有鲜活生命力并能传之久远的学术精品。
-
大家手笔:以学术创新助力法治进步
改革开放以来,许多优秀法学研究者之所以能为推进社会主义法治建设作出较大贡献,原因在于他们始终坚持正确政治方向,牢固树立为人民做学问的思想,大力弘扬优良学风,不断推进中国特色法学理论创新。[详细] -
学术随笔:遏制学术不端须健全学术评价体系
近年来,论文抄袭、伪造文献、成果造假等学术不端问题引起社会广泛关注,如何有效遏制学术不端行为成为社会各界热议的话题。 [详细] -
人民日报大家手笔:以精品奉献人民
哲学社会科学是推动历史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其发展水平反映了一个民族的思维能力、精神品格、文明素质,体现了一个国家的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坚持以精品奉献人民,要求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具有问题意识。[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