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令辉:保持干劲韧劲 决战脱贫攻坚
一滴水的重量是渺小的、力量是薄弱的,但当上千万、上亿水滴汇聚在一起,朝着一个方向、一个目标发力时,就会迸发出千钧伟力。党的十八大以来,经过了七年多的精准扶贫,特别是四年多的脱贫攻坚战,现行标准下的农村贫困人口从2012年年底的9899万人减少到去年底的551万人,贫困县从832个减少到今年的52个,脱贫攻坚取得了决定性成就,为世界减贫事业作出重要贡献。这种力量来源于全国460多万个党的基层组织强大的组织力、凝聚力,来源于全国近9200万党员守初心、担使命,来源于14亿中国人民为了美好生活的不懈奋斗。决战脱贫攻坚,更要发扬滴水穿石精神,锚定贫中之贫、困中之困,聚焦深度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激发他们的内生动力。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解决深度贫困问题,加强组织领导是保证。贫困地区脱贫致富的经验表明,帮钱帮物,不如帮助建个好支部。纵观福建寿宁县下党乡和浙江余姚横坎头村的脱贫致富路,都是以抓党建、促脱贫为重要抓手,把基层党建工作融入脱贫攻坚全过程。夺取脱贫攻坚战全面胜利,关键要发挥好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把党的关怀和政策送到贫困群众中,切实帮助贫困群众实现扶贫与扶志、扶智统一,解决物质贫困与解决思想贫困统一,深度激活贫困群众发展生产、脱贫致富的主动性,积极培育贫困群众自力更生的意识和观念,成为带领贫困群众脱贫致富的主心骨和带头人。
“滴水”之所以能“穿石”,在于目标清晰、坚守如常。在脱贫攻坚的决战时刻,更要发挥贫困群众的主体作用,激发其干事创业的信心和决心。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的,“只要有信心,黄土变成金”。深度贫困地区的贫困群众大多处在民族地区、边疆地区、革命老区和经济欠发展地区,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和经济发展的具体条件,决定了其发展变化只能是渐进的。解决深度贫困地区群众脱贫问题,需要广大人民群众发扬滴水穿石般的韧劲和默默奉献的艰苦创业精神,变“要我脱贫”为“我要脱贫”,积极主动地迈向幸福美好新生活。
真正的脱贫致富不只是让人民过上富足生活,还要提高人民的思想道德水平和科学文化水平。福建寿宁县下党乡、浙江余姚市横坎头村等地,都把乡风文明作为生活富裕的基础不断夯实,在推进贫困地区物质脱贫的同时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在当前脱贫攻坚的决战时刻,更要下大力气补齐贫困群众文化短板,改善贫困群众精神面貌,提升贫困群众健康水平和综合素质。只有贫困群众把“事事求诸人”转为“事事求诸己”,才能将帮扶的外力转化为内在动力,实现从“外部输血”向“内生造血”的转变。
一滴滴水对准一块石头,目标一致、矢志不移,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滴下去,这才造就出滴水穿石的神奇。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时空交汇处,每滴水都折射着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都传递出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迈向美好生活的响亮足音。
(作者系广西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南宁师范大学研究基地副主任、南宁师范大学教授 项目团队:本报记者 张胜、高建进、曾毅、李建斌、杨珏、王斯敏)
-
王兴康:资源租金与剩余索取权
这种应对将来不确定因素的能力之收益是一种剩余索取权,也是一种租金,是一个企业成败得失的关键。[详细] -
贾康:注重内循环绝不排斥对外开放
中国制定了内外循环并举的双循环框架,这是一条走向现代化的正路,一条真正办实事谋发展的道路。[详细] -
郭威:完善宏观调控跨周期设计和调节
中共中央政治局7月30日召开会议,就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国内外形势作出最新判断,并对下一步宏观经济政策基调和重点工作进行了详细部署。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