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西藏网 > 理论 > 资讯

拓展数字人民币应用场景 提高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能力

董 昀 发布时间:2023-08-15 08:59:00 深圳特区报

  提要

  深圳要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提高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能力为目标,以完善数字人民币生态体系为主线,继续探索数字人民币应用的可行路径,形成具有深圳特色的数字人民币应用生态和体系。

  近年来,随着以区块链为代表的分布式账簿技术以及加密技术等各类新技术的快速发展,一些主权国家和科技型企业致力于运用新技术推动数字货币的研发与应用。所谓数字货币,通常是指以数字形态呈现的加密货币。其主要类型,一是以比特币为代表的私人发行加密数字货币(非稳定币),价值不依赖任何现有货币体系。二是以Libra为代表的稳定币,底层资产池内的资产常常是各类货币和金融资产的组合。三是以数字人民币为代表的央行数字货币(CBDC),即由中央银行主导,在保持实物现金发行的同时,以加密算法为基础发行的数字货币;其价值来源于主权货币信用,可视为主权货币的数字化形态。

  前两类由民间自发力量推动形成的数字货币无法得到主权信用担保,难以解决信任问题,发行规模也难以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故而无法被大规模推广应用。与之不同,中央银行发行的法定数字货币得到了主权信用的背书,具备法偿能力,故而更容易被使用者接受。

  受到新冠疫情的影响,世界各国的现金使用率普遍大幅下降,推动各国中央银行更加积极地研究和思考数字货币的前景。秉承这样的积极态度,各国央行纷纷启动数字货币研发计划,推动着世界主权货币的竞争步入数字化时代。2022年5月6日,国际清算银行发布的央行数字货币(CBDC)报告显示,在全球主要的81家中央银行当中,有约四分之一正在开发CBDC;此外,还有三分之二以上的央行可能会在短期或中期发行零售CBDC。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前首席经济学家罗戈夫甚至将各国央行之间的数字货币竞争称为“新科技战争”。

  国内零售支付仍将是数字人民币的主要应用场景

  作为数字形态的法定货币,数字人民币(e-CNY)是由中国人民银行签名发行,并代表具体金额的加密数字串,其基本特性是双层运营、现金替代、可控匿名。

  所谓双层运营,即中国人民银行不直接对公众发行和兑换央行数字货币,而是先把数字人民币兑换给指定的运营机构,比如商业银行或者其他商业机构,再由这些机构兑换给公众,以期调动商业银行积极性,共同参与法定数字货币发行流通。

  所谓现金替代,即现阶段数字人民币的设计意图主要是满足国内零售支付需求,作为M0(流通中的现金)的替代品。这也意味着当前数字人民币的应用重点在零售环节,它与实物人民币长期并存,主要用于满足公众对数字形态现金的需求。

  所谓匿名可控,即数字人民币钱包与银行账户之间采用松耦合方式,人们不需要拥有银行账户就可以开立数字人民币钱包,这样一来便有效减少了交易环节对金融中介的依赖,从技术上可以实现小额匿名与大额依法可溯;同时还遵循自主、透明、最小化原则,根据用户意愿,仅收集与处理目的直接相关的必要个人信息。

  更进一步分析,数字人民币在技术和制度等方面的特性、优势也为我们展望其应用前景指明了方向。

  首先,提高资金流转效率,降低经济运行成本。数字人民币具有价值特征,可在不依赖银行账户的前提下进行价值转移,并支持离线交易,具有“支付即结算”特性。这不仅可以有效地降低支付结算成本,畅通资金循环,同时也能够提高货币政策传导效率,助力促消费、扩内需和稳增长。

  第二,便利民众生活,缩小数字鸿沟。一方面,数字人民币可实现无网无电支付功能,只需使用手机“碰一碰”终端即可完成支付,缩小了数字鸿沟,解决了老人、小孩等特殊群体的支付问题。另一方面,没有银行账户的群体可通过数字人民币钱包享受基础金融服务,短期来华的境外居民可在不开立中国内地银行账户的情况下开立数字人民币钱包,为跨境流动人员的生活带来了便利。

  第三,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数字人民币具有可追溯性,加之数字人民币具有法定地位,有利于让每一笔交易和支付得到完整准确记录,减少了洗钱、财产隐匿、资金挪用和外逃等问题。从长远看,还有利于建立广覆盖、全时段、统一的社会信用体系,进而加速治理方式的智能化转型,助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第四,改善跨境支付效率。数字人民币已具备了跨境使用的技术条件,可为跨境贸易提供更为安全高效的支付结算工具,缩短代理银行链条,降低跨境支付成本,提高跨境支付速度。但需要冷静地看到,跨境支付涉及货币主权、外汇管理政策、汇兑制度安排和监管合规要求等众多复杂的制度问题,难以依靠新技术的推广应用来解决。因此需要明白,在短期内,国内零售支付环节仍将是数字人民币的主要应用场景。从长期看,推动数字人民币在跨境支付领域的应用,应首先做好两项基础性工作:在零售层面,更好满足在中国旅居的境外用户的零售支付需求;在批发层面,积极参与国际上的多边央行数字货币桥试验,以开放和包容态度探讨制定法定数字货币标准和原则。

  深圳是探索数字人民币应用场景的良好“试验田”

  中国人民银行于2014年开始启动对数字货币的研究。2017年末,中国人民银行组织部分商业银行和有关机构共同开展数字人民币体系(DC/EP)的研发。2020年,数字人民币的试点测试工作开始启动,先行在深圳、苏州、雄安新区、成都等地开展内部封闭试点测试。此后,试点范围不断扩大。据中国人民银行统计,截至2022年8月31日,15个省(市)的试点地区累计交易笔数3.6亿笔、金额1000.4亿元,支持数字人民币的商户门店数量超过560万个。

  深圳科技研发实力雄厚,创新创业环境优越,金融业综合竞争力较强,政府治理水平较高,是探索数字人民币应用场景的良好“试验田”,因而也成为最早开展数字人民币推广使用的地区之一。根据中国人民银行深圳市中心支行提供的信息,2023年6月末,深圳全市已有数字人民币受理商户超210万家,开立数字人民币钱包3594万个,较年初增长760万个。

  数据增长的驱动力,来自深圳探索数字人民币应用的创新实践。在深圳,数字人民币已经从具有小额高频特点的餐饮服务、购物消费、休闲娱乐、交通出行等零售场景,逐步拓展到产业互联网、数字政务、供应链金融、跨境金融等领域,实现数字人民币应用场景六大领域全覆盖。应用场景的丰富和完善极大提高了居民使用数字人民币的意愿,数字人民币在日常生活中的使用频率越来越高。

  总体而言,深圳在探索数字人民币应用路径方面已经积累了丰富经验,取得了多方面突破,数字货币在改善支付效率、赋能实体经济、推升治理能力等方面的积极作用也开始初步显现。

  要形成具有深圳特色的数字人民币应用生态和体系

  展望未来,深圳要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提高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能力为目标,以完善数字人民币生态体系为主线,继续探索数字人民币应用的可行路径,形成具有深圳特色的数字人民币应用生态和体系。

  ——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就是要让数字人民币的应用推广工作锚定高质量发展要求,以支付效率提升促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以提高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能力为目标,就是要把更好满足实体经济和人民群众的多样化金融服务(特别是支付服务)需求作为数字人民币应用推广工作的主攻方向,为解决传统支付的痛点难点问题提供有效解决方案。

  ——以完善数字人民币生态体系为主线,就是要将数字人民币的推广视为一项系统工程,通过一系列制度和政策的创新优化来探索高效率、低成本、可持续的数字人民币运营管理模式,进而通过生态系统功能的优化来增强数字人民币的竞争力、吸引力和公信力。

  具体而言,可从以下四个方面着手,持续推进数字人民币的应用:

  一是抓牢场景建设这个关键。要在已有基础上持续拓展数字人民币在各领域各行业的应用场景,探索数字人民币与各类付费场景的对接、融合方式,完善数字人民币线上线下受理环境,进一步提升数字人民币支付的便捷性,在数字人民币的高频应用方面走在全国前列。

  二是扎实推进数字人民币在预付式经营领域的试点工作。要在试点中坚持问题导向,不断发现问题,总结经验,健全完善行业监管体系,构建科学高效预付式消费管理机制,实现预付式经营秩序的源头治理,形成具有深圳特色的、可复制推广的治理经验。

  三是开展数字人民币跨境支付试点,助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要利用深圳毗邻香港的区位优势,聚焦深港跨境消费、出行、医疗等日常生活场景,与香港联合开展数字人民币跨境零售支付试点,提升香港居民在深圳的支付体验,推动深港融合发展。

  四是以数字人民币应用促产业发展。要利用深圳实体经济发达、科技创新能力强的优势,实现数字人民币应用与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有机结合。一方面探索数字人民币在供应链金融领域的应用场景创新路径,为强链补链延链提供高质量的金融服务;另一方面推动数字人民币产业链发展,打造数字人民币金融科技生态圈。

  (作者系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研究所金融科技研究室副主任)

(责编: 王东)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