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西藏网 > 理论 > 资讯

立足人口省情积极开发老龄人力资源

周仲高 发布时间:2023-10-23 08:43:00 南方日报

  《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加强新时代老龄工作的意见》明确提出,鼓励老年人继续发挥作用,把老有所为同老有所养结合起来,完善就业、志愿服务、社区治理等政策措施,充分发挥低龄老年人作用。老龄人力资源是指在退休人口中,具备劳动能力和工作意愿的老年人口总称。老龄人力资源是宝贵的社会财富,开发利用好老龄人力资源,是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的重要路径。老龄人力资源开发,重在发挥老年人力资源优势,提升其素质潜能,提升广大老年人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实现老有所为。

  广东老龄人力资源开发潜力巨大

  广东是全国常住人口第一大省,人力资源丰富,老龄人力资源总量逐年增加。截至2022年末,广东常住人口12656.80万人,其中60岁及以上1702.80万人,占全省总人口13.45%,比全国平均水平19.80%低6.35个百分点。另外,根据全国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推算,广东老年人口在业率为13.52%,比全国平均水平22.64%低9.12个百分点。可见,相较于全国平均水平,广东人口老龄化程度虽然不高,但老龄人力资源开发短板明显。

  究其原因,主要有三:一是老年社会治理规则尚在探索。当前社会运行规律和逻辑仍按年轻型社会进行,适应老年社会的治理规则仍在构建中,老龄人力资源开发存在着一些制度性障碍。二是老年人再就业保护不足。在现有法律法规和政策中,关于老年人再就业的条款不多,对老龄人力资源开发的政策支持不完善,老年人在再就业过程中的就业权利、劳动报酬、工伤赔偿等方面的法律保护不完善,老年人才开发制约因素较多。三是老龄人力资源教育培训不足。调研发现,大部分低龄老年人再就业时,普遍缺乏一技之长或专业知识,且专门针对低龄老年人再就业的教育培训很少,老年人在就业市场的竞争力不强。但必须看到,老龄人力资源开发不足是全国共性问题,广东老龄人力资源丰富,未来开发潜力巨大。

  创新理念引导全社会树立积极老龄观

  树立积极老龄观是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的理念前提,也是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的行动指引。

  形成老年社会常态化思维。人口老龄化是人类社会文明进步的象征,现代化社会多数是老年社会。要从心理上认识到老年社会是未来社会发展之常态,以正常的心态接受老年社会。老年社会不是“社会危机”,而是现代化必须经历的一个发展阶段。

  找到老有所为的文化基因。年龄不是界定老年人社会参与能力的标签,而是人生智慧成熟和经验积累的标志。要从文化上探寻积极老龄化的内在机理,科学吸纳岭南文化中积极老龄观的合理元素,鼓励老年人以自己的特长为社会发挥余热,并积极开展学习、工作、休闲等活动。

  营造老有所为的社会氛围。老年人是社会的宝贵财富,积极老龄观必须落实到经济社会发展全过程,并落实到具体工作中。要从行动上开展老龄人力资源开发的具体探索,以案例宣传老有所为的具体成效,综合运用媒体平台,多维度宣传各行各业老龄人力资源开发的成功做法,引导全社会树立积极老龄观,着力构建全龄友好型社会。

  坚持问题导向有序开发老龄人力资源

  老龄人力资源开发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坚持问题导向、强化统筹。要根据广东人口老龄化所处阶段及当前就业市场形势,把老有所为与老有所养有机结合起来,充分发挥低龄老年人作用,有序推进解决老龄人力资源开发中的“急难愁盼”问题。

  破解可能影响老龄人力资源开发的政策障碍。加强调查研究,梳理现行政策法规中不利于老龄人力资源开发的条款,把实际工作中碰到的问题转化为政策修改要点。完善老年人社会保险体系,充分发挥社会保险功能,把老年人再就业后的可能风险纳入保险范围,从制度上降低用人单位雇佣长者的风险,为老龄人力资源开发提供安全保障。

  完善老年人再就业政策支持体系。加强老年人再就业的研究,探索建立老龄人力资源开发目录清单,支持鼓励更多企业和社会组织开设老年人就业岗位,为老年人再就业提供方向指引和服务保障。借鉴日本、韩国和新加坡等国家经验,对雇佣老年人再就业的企业给予一定资金补贴。

  加大老龄人力资源开发培训力度。结合老年人就业岗位特点,设立老龄人力资源开发培训班,面向老年人开设家庭照护、社区治理、公益服务、智慧技术、老年志愿者培训等灵活多样的课程,系统提升老年人能力水平和再就业适应能力。平衡老龄人力资源开发与劳动力就业的关系,重点开发年轻人较少从事且市场需求较大的家政、养老、护理等服务型岗位,发挥老年人在社区治理中的积极作用,让更多老年人参与到社区事务中,与劳动力就业形成互补型就业结构。

  作者系广东省社会科学院省人才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研究员

(责编: 王东)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