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西藏网 > 西藏新闻 > 资讯

2018年日喀则市再次入围全国文明城市提名城市

陈林 张斌 扎西顿珠 发布时间:2018-03-10 11:30:00来源: 中国西藏新闻网

  十字街头,行人与车辆各行其道,通行有序;公交站点,乘客候车有序,文明礼让;大街小巷,臂戴红袖章的志愿者清洁环境卫生……

  日喀则,这座祖国西南边陲的重镇,自踏上以全国文明城市为主的“六城共建”征程以来,润物细无声的文明新风改变着城市的每一个角落。

  不忘初心,继续前进。继获得“全国双拥模范城市”“西藏自治区卫生城市”荣誉称号后,2018年,日喀则市再次入围全国文明城市提名城市。山美、水美、城美、人美,如今的日喀则市正举全市之力、集全民之智,以“珠峰精神”为引领,不断内修定力、外强合力、提升张力,稳步实现“六城共建”这个既定目标。

  画“同心圆”,凝神聚气、高效推进,汇集创城最大公约数 

  创建为民、为民创建,肩负着80万各族群众的热切期望,日喀则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六城共建”工作。成立了由自治区副主席、日喀则市委书记张延清为组长,市委副书记、市长刘虎山为第一副组长,39名市级领导为副组长的领导小组,设立了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全国双拥模范城市、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市6个工作专班,配足配齐人员力量,健全工作机制,分解创建任务,严格落实责任,建成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环环相扣的创建活动责任链,有效聚集了创建最强大合力。

  2016年11月30日,自治区人大常委会批准《日喀则市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条例》公布实施;2017年4月15日,日喀则市出台实施《日喀则市禁止生产、销售和提供一次性不可降解塑料购物袋、塑料餐具管理办法》和《日喀则市“门前三包”责任制管理办法》……日喀则市结合实际出台的各类地方性法律法规为“六城共建”工作提供了法律依据,有效解决了一些创城难点。

  正值三月学雷锋志愿服务活动月,植树、交通引导、环境保护、治安巡逻……志愿者成为日喀则市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目前,日喀则市登记注册各类志愿者7746名,并且还在不断充实壮大,这意味着“六城共建”工作已深入人心,“要我做”变为“我要做”,群众参与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被充分调动,讲文明、树新风变成群众自觉、自愿、自主的共识共为,形成了“人人知晓创城、人人参与创城”的良好氛围。

  建“美丽城”,攻坚克难、改善环境,打造宜居地、幸福城 

  行走在日喀则市街头,白天,人们在蓝天下不紧不慢享受生活;夜晚,一片灯火斑斓,山脉环绕中的城市散发勃勃生机。“脏兮兮、黑糊糊、臭烘烘”已成为历史,现代化的改变让人又惊又喜。

  按照“常态长效、问题导向、便民利民”原则,日喀则以“五化”为抓手,努力提升城市颜值。

  “硬化”行动,新建扩建中心城区市政道路11条,投入1192.05万元实施城区雨污管网改造,投入467万余元,用以增设修复盲道、铺设人行道、缘石坡、无障碍设施及维修路面等;

  “绿化”行动,大力实施道路绿化、公园绿化、社区绿化、单位绿化、环城绿化、河岸绿化、拆墙透绿等七项绿化建设提升工程;

  “净化”行动,采取“全面行动、集中整治、长效管理”的办法,不断改革保洁机制,督促承包路段沿街商户做好“门前三包”,确保垃圾不落地、环境持续好;

  “美化”行动,打造一批主题文化街道、社区、单位、校园,按照点线面结合、体现民族特色、突出广告创意等原则,合理规划设计户外广告和店招店牌,对城区沿街摆放组合花箱、季节性花卉等;

  “亮化”行动,结合城市地标建筑特点,打造宗山博物馆夜景亮化工程,对城市道路、重点部分、沿街大型建筑楼体进行亮化改造,在街道两侧人行道加装彩灯、灯箱广告,形成层次分明、错落有致、典雅和谐的高原城市夜景,实现城区亮灯率达到95%以上。

  此外,通过文明劝导、批评教育、媒体曝光等手段集中整治非机动车、行人闯红灯等行为,停车难、乱停车、道路拥堵等“老大难”问题得到逐步改善。

  市民格桑感慨地说,这两年,日喀则从群众关注的小事、难事、急事做起,城市环境明显改善,日喀则更美更亮了,我们感到十分满意、非常幸福。

  聚“正能量”,感恩向上、提升素质,培植崇德向善之风 

  人,是文明的主体。提高一座城市的文明程度,关键在人;“六城共建”,关键也在人。

  日前,尼玛次仁等2人获得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日喀则市委办公室、市委组织部等6家单位荣获第五届全国文明单位称号;仁布县切洼乡普纳村、桑珠孜区年木乡胡达村、康马县南泥乡3个乡村荣获第五届全国文明村镇荣誉称号。

  荣誉的背后凝结了日喀则各族群众“六城共建”的心血,展示了文明新风的成果,留下了在精神文明建设征程上的坚实脚步。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日喀则市始终把加强思想道德建设,提高公民素质摆在突出位置,采取以“身边人讲身边事、身边人讲自己事、身边事教身边人”的形式,以宣传学习模范先进事迹为主题,大力开展珠峰道德讲堂活动,130余家单位、社区设立“道德讲堂”,引导市民知荣辱、明是非、辩善恶、分美丑、识真假。

  一场场精彩的活动,一个个身边的模范典型,如同一颗颗文明种子,在日喀则这片土地生根发芽、蔚然成风。

  火车站、汽车站、医院、商场、银行……自觉排队、礼让他人、照顾老弱病残孕,已经逐渐成为人们的公共行为自觉,感动每天都在身边发生着。

  紧扣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日喀则市围绕“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样的人,怎样培养人”的根本问题,大力开展传统文化进校园、进教材、进课堂的活动,努力教育引导未成年人正确价值取向,培养未成年人良好的道德情操。日喀则市也荣获了全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先进城市荣誉称号。

  依托建设“美丽乡村”这个平台,日喀则市精心培育和打造了特色鲜明、亮点突出、成绩显著的农牧区精神文明建设示范点18个,充分发挥先进典型的示范辐射作用,以点带面,点面共进,努力创建“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美丽乡村,实现了农牧区社会风气健康向上、乡风民俗文明开放、文化生活不断丰富的目标。

  文明改变了这里的容貌,也改变了日喀则人的生活方式。

  如今的日喀则生态和谐、生活富裕、文明卫生、开放包容、军民团结、宜游宜居。张延清表示,日喀则市将以“铁杵磨成针”的坚强毅力,以“前人栽树后人乘凉”的奉献精神,不动摇、不偏移、不懈怠,绵绵用力、久久为功推进“六城共建”,全面提升城市内生发展动力,为建设和谐文明幸福美丽日喀则续写更加绚丽的新篇章。

(责编: 孔夏)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