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黎平:将自贸区建成连接双循环的枢纽
近日,国务院正式批准了北京、湖南、安徽自由贸易试验区总体方案及浙江自由贸易试验区扩展区域方案,要求这4个自由贸易试验区“主动服务和融入国家重大战略,建设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促创新,把自贸试验区建设成为新时代改革开放新高地”。至此,我国自由贸易试验区数量累计增加至21个。这些自由贸易试验区空间分布范围和覆盖领域广,体现了中央推动多层次、差异化改革与开放探索的战略意图与实践思路。
自由贸易试验区作为一个国家对外开放的特殊功能区,可以提升区域甚至国家在全球产业链、创新链、供应链中的地位,提高贸易的便利化自由化水平,激发高质量发展的内生动力。不久前,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十五次会议上指出,加快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是根据我国发展阶段、环境、条件变化作出的战略决策,是事关全局的系统性深层次变革。同时,中央特别强调要把构建新发展格局同实施国家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建设自由贸易试验区等衔接起来,在有条件的区域率先探索形成新发展格局,打造改革开放新高地。
在当前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双循环新发展格局形成过程中,自由贸易试验区的功能和作用将愈加凸显。如果将国内国际双循环形象地描述为阿拉伯数字“8”,那么某种意义上讲,自由贸易试验区就是“8”中间的连接点,既是国内国际双循环的重要动力源,也将是连接和畅通国际循环和国内大循环的关键枢纽,发挥着“整流器”“加速器”和“路由器”的功效。
近年来,由于国际贸易保护主义抬头,全球产业链、供应链出现了逆全球化的本土化发展新趋势,特别是今年新冠肺炎疫情全球肆虐,更是加快了全球产业链、供应链布局的重构步伐。在这个背景下,自由贸易试验区应充分发挥自身的开放平台、产业发展平台、创新平台综合优势,充分整合国内外、区内外的产业资源、创新资源,加快解决国内大循环中的关键核心技术“卡脖子”以及产业链“掉链子”等问题,真正成为维护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确保双循环能够“立起来”与平稳运转的重要“动力源”与“整流器”。
在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中,循环的要素主要是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等,这些要素流动的快慢与有序程度将直接决定着双循环的质量与效率。自由贸易试验区应加快推动高效、便捷的现代化交通物流枢纽体系建设,加快制度创新与突破,进一步提升贸易、投资的便利化自由化水平,使自由贸易试验区真正成为助推双循环中各类要素快速集散和流通的“加速器”。
同时,自由贸易试验区还应加快新一代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数字经济发展,探索构建安全便利的国际互联网数据专用通道,探索制定信息技术安全、数据隐私保护、跨境数据流动等重点领域规则,探索创制数据确权、数据资产、数据服务等交易标准及数据交易流通的定价、结算、质量认证等服务体系,努力实现国内、国外两个市场海量供求数据信息的精准匹配,真正成为确保各类要素有序流动的关键所在。
(作者:罗黎平,系湖南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
-
盘和林:自贸区再“扩群”助推国家战略和区域发展
9月21日,中央决定新设北京、湖南、安徽自贸试验区及浙江自贸试验区扩展区域。仔细观察地图上已经建立的自贸区分布可以发现,北京、湖南、安徽的加入填补了区域发展的空白。[详细] -
洪俊杰:“双循环”相互促进,高质量发展可期
2020年5月14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会议首次提出“构建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