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志刚:科学认识“双循环”新发展格局
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这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科学应对百年变局、重塑竞争格局、开拓发展新局的战略部署,是对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之后,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方向性指引。“双循环”新发展格局概念提出后,如何切实做到学深悟透做实笃行,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重要课题。
对加快形成“双循环”新发展格局怎么看?
这是总书记高瞻远瞩、运筹帷幄,统揽“两个大局”所作出的战略擘画,是对国内国际循环新的不平衡格局主动作为、主动调整、主动谋划的中长期战略布局。
从纵向看,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积极融入国际大循环,基本形成了欧美作为金融研发消费中心、中国作为生产制造中心、一些资源能源大国作为资源品输出中心的全球经济大循环模式。目前,我国经济体量已经很大,在国际分工链和价值链上不断攀升,对全球经济的影响力和外溢效应进一步增强。传统的低要素成本优势已不可持续,完备的工业体系、巨大的创新潜能和市场优势更加显现,国际大循环动能明显减弱,国内大循环活力日益强劲,促使支撑经济增长的动力系统发生改变。继续作为“世界工厂”、处于价值链中低端国际分工地位、简单参与国际大循环已难以为我国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提供强劲动力,现实迫切需要我们更多依靠国内大循环,为未来的经济发展提供更强的内生动力。纵观美国、日本、德国、英国等国经济发展规律,大国一旦发展到了一定阶段,必然将逐步从外向型发展模式转变为以内循环为主的发展模式。
从横向看,在世界范围内,没有一个大国是以外循环为主体的。国际经济学界主流观点认为,一个大国经济依靠内需驱动才能获得稳定长远发展。一个经济强国通常是内循环经济占GDP的80%以上,外循环经济占20%以内。以美国为例,该国经济增长基本上是以消费驱动的,目前消费占GDP的比重高达85%-90%,而对外贸易依存度只有20%左右,其经济模式大致是“消费拉动生产,生产创造收入增长,收入增长再度带动消费”,属于比较典型的以国内经济大循环为主体发展模式。特别是今年新冠肺炎疫情全球大流行加速世界变局,贸易保护主义上升、世界经济低迷、全球市场萎缩已经打乱了经济全球化的节奏,尽管中国依靠自身对疫情有效的防控而率先复工复产,给世界经济注入一针强心剂,但一国的经济是难以独善其身的。党中央科学把握国际大势和国内大局,提出加快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对于建设经济强国、带动世界经济复苏具有重要意义。
“双循环”是对一个国家经济运行格局的客观描述。任何一个国家,只要有对外贸易,都会有“双循环”,不同之处在于以哪一种循环为主。党中央明确提出加快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这给我们两个启示:一是我们将更加注重国内大循环,并将其作为国内经济持续发展的主要动力来源;二是在强调国内大循环的同时,要实现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绝不是闭关锁国、主动脱钩,而是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简而言之,“双循环”就是谋求更高质量的国内大循环、更高水平的国际循环。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已经对做大做强经济内循环、做优做精国际循环进行了谋篇布局,从新发展理念的提出,到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深化“放管服”改革,再到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动高质量发展、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到近期的扩大内需,每一项战略布局都是立足当前、着眼长远推动构建内需驱动型经济体系;从提出并深入推进“一带一路”建设、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到建设自由贸易区、启动自由贸易港、举办进口博览会、提出稳外贸稳外资,每一项决策部署都体现出我国一直在持续推动更高层次的开放型经济发展。在世界动荡变革期,我们必须以辩证思维看待新发展阶段面临的新机遇新挑战,努力在危机中育新机、于变局中开新局,把党中央既定的战略部署一项一项细化、一步一步落实,才能更好地推动我国经济乘风破浪、行稳致远。
加快形成“双循环”新发展格局怎么干?
加快形成“双循环”新发展格局是一项系统工程。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要坚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个战略方向,扭住扩大内需这个战略基点,使生产、分配、流通、消费更多依托国内市场,提升供给体系对国内需求的适配性,形成需求牵引供给、供给创造需求的更高水平动态平衡。要使国内市场和国际市场更好连通,更好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这为我们加快形成新发展格局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
我们要坚持向改革要活力、向创新要动力、向开放要潜力,加快培育更高水平的产业链、供应链、价值链体系和更广阔的国内外市场体系。更加注重要素循环,深化关键领域重点环节改革攻坚,构建更加完善的要素市场化配置体制机制,打通影响国内大循环的堵点,加快构建完整的全国统一市场。更加注重供需循环,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高经济供给质量,构建完整的内需体系,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扩大“两新一重”建设的新型投资需求,积极培育新消费。更加注重创新循环,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打通支撑科技强国的全流程创新链条,打造未来发展新优势。更加注重产业循环,稳定优化产业链、供应链、价值链,建设实体经济、科技创新、现代金融、人力资源协同发展的现代产业体系。更加注重城乡区域循环,以新型城镇化和乡村振兴战略为抓手,培育区域发展新增长极和动力源,促进形成优势互补、高质量发展的区域经济布局。更加注重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以制度开放和“一带一路”建设为着力点,加强与世界经济的联系和外循环,培育国际合作竞争新优势,以高水平开放反制逆全球化。
(作者单位:广东省政府办公厅)
-
唐遥:构建新发展格局,进博会大有可为
近年来,国际环境深刻变化叠加新冠肺炎疫情,给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提出了新的挑战。 [详细] -
龙瀛:建设“韧性城市”,提升应对风险挑战能力
“韧性城市”这一概念,出现在日前发布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以下简称《建议》)中。[详细] -
刘敏:应用型人才如何提升应用性
不久前,教育部印发了《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发展方案(2020—2025)》,提出到2025年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招生规模扩大到硕士研究生招生总规模的三分之二左右。[详细]